一文带你了解“铜死亡的秘密”
本期关键词:铜死亡

随着2022年初”铜死亡”概念的出现
这种全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
也开启了一项新研究的热潮!
今天我们就聊聊“铜死亡的秘密”
老规矩:结尾干货内容扫码免费获取
01
什么是铜死亡?
铜死亡(Cuproptosis)是指细胞内铜的积累会引发线粒体脂质化蛋白的聚集和Fe-S簇蛋白的不稳定,导致细胞发生不同于氧化应激相关的细胞死亡(如凋亡、铁凋亡和坏死)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

02
铜死亡的相关发生机制

▲在正常情况(铜稳态)下
Ref: Copper induces cell death by targeting lipoylated TCA cycle proteins
正常情况下,Cu在细胞内保持稳态情况,Cu的稳态主要依赖于三个铜转运蛋白SLC31A1、ATP7A/B。SLC31A1负责摄入铜,ATP7A/B负责转出Cu。


▲在铜稳态失衡的情况下
一方面,当Cu2+在依赖线粒体呼吸的细胞中过度累积,Cu2+与硫辛酰化DLAT结合,诱导DLAT的异常寡聚。不溶性DLAT的增加导致细胞毒性,诱导细胞死亡;
另外一方面,FDX1将Cu2+还原成更加具有毒性的Cu+,导致Fe-S簇蛋白合成的抑制,诱导细胞死亡。
03
铜死亡检测方法
方法一:铜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是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辅助因子。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主动稳态机制将铜离子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当铜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细胞死亡。因此,细胞内的铜离子水平,将成为铜死亡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方法二:三羧酸循环参与铜死亡的进程,因此三羧酸循环中出现的各种代谢产物也是检测铜死亡现象的标准之一;

方法三:关键靶标蛋白检测——FDX1; DLAT; DLST; HSP70;LIAS;Fe-S Cluster;ATP7A/B;SLC31A1;

方法四:铜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向,很多全新的靶标仍待发现,因此高通量的芯片是检测铜死亡靶标的好选择;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即可领取
铜死亡与其他程序性死亡方式的区别对照表
👇👇👇



-
ꁸ 回到顶部
-
ꂅ 4008-526413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客服
联系
产品与服务
资料
10个研究领域社群
肿瘤免疫 | 神经生物学 | 类器官 | 外泌体 | 表观遗传学 | 干细胞
自身免疫病 | 生物靶标筛选 | 细胞治疗 | 基因治疗
扫描二维码,拉您加入社群!
8个实验方法社群
WB | 免疫组化/荧光 | 免疫沉淀 | 流式细胞术 | 多因子检测
磁珠分选 | PCR及其芯片 | ELISA
10个研究领域社群
肿瘤免疫 | 神经生物学 | 类器官 | 外泌体 | 表观遗传学 | 干细胞
自身免疫病 | 生物靶标筛选 | 细胞治疗 | 基因治疗
WB | 免疫组化/荧光 | 免疫沉淀 | 流式细胞术 | 多因子检测
磁珠分选 | PCR及其芯片 | ELISA